锅炉缺水预防措施锅炉缺水预防措施
一、锅炉缺水现象及原因
1.水位表中看不见水位,而且玻璃板或云母水位计内呈白色;高低水位警报器报警;虽然有水位,但水位不动,形成假水位;有过热器的锅炉,过热水温急剧上升;蒸汽流量大于给水流量(水冷壁管、对流管或省煤器管破裂时则相反);严重时,可以闻到焦味。
2.缺水原因
管理松懈,思想麻痹,责任心不强,一时无人监视水位;无司炉证人员操作或一时无人监视水位;司炉疲劳;给水水压低、给水管道破裂或软水箱缺水;给水泵自动调整器失灵、出口阀关闭或给水阀呆滞、卡住;排污方法不当,时间过长或排污阀关不严、忘记关闭;长期不冲洗水位表,水位表显示模糊不清或虚假水位,水位表有堵塞、漏水;蒸汽流量表或给水流量表指示不正确,导致运行人员误判断、误操作;给水入口阀闸板腐蚀脱落而关闭;缺水保护装置年久失修;省煤器泄漏。
二、防止锅炉缺水的主要措施
1.管理运行方面
(1)锅炉运行人员应该建立分工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劳动纪律。在锅炉运行中,至少应有一名主司炉专门负责监视锅炉的水位、汽压等主要参数,不得擅自离岗,以免出现锅炉水位无人监控的失职现象。巡回检查工作应由巡检人员或司炉助手来完成,严禁在岗人员打瞌睡或看书报杂志。
(2)运行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所有司炉工应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严格培训合格,持有相应等级的操作证。单位主管部门应不定期组织他们进行专业学习、考核或考试,增强他们的操作、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防止误判断、误操作。
(3)坚持做好水位警报器和缺水保护联锁等装置的投入和定期试验工作,坚持每月试验一次。对水位警报器,应每班观察试验,确保正常发光发声。
(4)玻璃板或云母水位计必须每班冲洗一次以上,水位显示模糊时要反复冲洗,同时要确保各种水位计照明良好,便于监视。
(5)无论锅炉大小,其水位计必须用红油漆作出明显的高低水位标记。锅炉运行中,运行水位一般应该尽可能稳定在±40mm之间。
(6)锅炉启动、运行时,每炉至少应有两块水位计同时投运,便于比较,确认即时水位。若其中一块水位计故障,另外一块正常,也不宜启炉。除非确认该水位计和远传水位计工作正常,同时,立即修理故障水位计。若一时难以修复,否则必须停运。
(7)运行锅炉每班必须定期排污一次以上,但时间不能超过30s,一般低负荷时排污为好。排污后的阀门应严密关闭。发现现象一、二次排污阀关闭不严时,应该尽快停炉检修或更换。
(8)水冷壁管、对流管或省煤器管泄漏时,应严密监视水位,防止锅炉缺水;给水水压低或软水箱缺水,应该启动增压泵;给水管道破裂时,应尽快转移锅炉负荷,停炉检修给水管。有条件的单位,对容量>6t/h,热负荷达80%以上的锅炉应该装设自动给水装置、极低水位远传电视等显示;万一出现水位高低无法确认,应当暂时停炉。
(9)就地水位计汽水连通阀、放水旋塞应工作正常,防止泄漏、堵塞、误显示,若有异常应立即安排修理。
2.维护检修方面
(1)发现就地水位计汽水连通阀、放水旋塞泄漏、堵塞,运行人员处理无效时,应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迅速处理。
(2)锅炉缺水保护装置必须定期维护和校验。发现失灵时应由热工或电工维修人员检查修复,一时修复不了,应尽快投入备用炉运行。
(3)一般多台或总容量超过12t/h的锅炉用户都应配备专职维修钳工、焊工和电工。
(4)锅内结垢对缺水保护装置的正常工作影响极大,因此,应保障水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和维修,定时化验水质,定期添加树脂,保证水质合格。若锅内结垢普遍≥1mm厚时,应进行酸洗处理。
(5)维修人员应与运行人员加强联系,建立健全维修人员巡回检查工作制,发现缺陷及时处理,主动配合运行和维护。
3.锅炉监察方面
(1)严格定期培训考试制。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锅炉用户主管单位应共同加强对取证司炉工的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和考核,不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术水平和思想素质,考试、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发证和验证。
(2)严格定期检验制。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锅炉安全监察机构应加大对锅炉现场的监察力度,坚决取缔无证单位安装锅炉;禁止无缺水保护或缺水保护失灵的锅炉投用;坚持对缺水保护装置和水质水垢情况的定期监督检查。明确规定凡≥2t/h 的锅炉必须安装缺水联锁保护,对>2t/h的锅炉有条件的单位也应安装,否则不发锅炉准用证。
(3)地方锅炉监察部门宜通过锅炉检定、维修技术方案的审批来统计年缺水锅炉台数,分析事故或故障原因,编辑出版内部安全简报发行,指导用户,督促安全运行。
|